新浪首页|新浪江苏|新闻|视频|财经|城市|鲜城|旅游|读图|汽车|教育|健康|房产
常州

新浪江苏>常州>常州>正文

刷新印染行业科技:环保先锋的印染工艺与民族心

2019年01月29日 16:21 新浪常州 

 

 安达环保科技原为常州运达印染有限公司,位于武进湖塘镇,主要从事织布、牛仔布后整理、白坯布染色等,拥有28台染缸,年产2000吨织布,产生20万吨印染废水。在省委政府强力推行“263”专项计划的改革大风刮起之时,众多大污染型企业纷纷面临关停危机。同样,运达印染使用传统印染工艺必须经过高温高压处理,产生大量印染废水和废气,这样的一家印染企业也一度被列入了关停名单。

  然而,不久有关运达印染“一举淘汰28口染缸”“实现无水印染”“高分子纳米级染料”的新闻报道却频频的闪耀于报纸版面上,传出浴火重生的好消息。

  

零排放 会呼吸 能在工厂养花的技术

  安达首创的印染工艺拯救当代“夕阳产业” 焕发新生

  “我们之前都有报道的…”采访时,安达环保科技总经理庄嘉烽对媒体这样说道。

  其实早在2017年,公司已初步实现无水印染的技术突破,领先行业率先使用高分子染色助剂。近4年的工艺研发,从研磨到进料、调配,不断试验、不断失败,在渗透和色牢度上取得突破后,首先解决的是浆料问题。高分子纳米的水性材料优于传统不亲水的浆料,不需要长时间浸泡及高温高压处理,不仅是能够直接通过液态渗透让布坯纤维直接吸收,更不需要洗涤直接固色,色牢率基本稳定在99%及以上。

  2018年10月,安达的产品经过SGS检测(注:SGS即瑞士通用公证行,是业内公认、全球排名第一的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各项色牢度均达到或接近满分,22种残留物均未检出。对于这一点,庄嘉烽也反复强调,自豪地说道,

  “新工艺能让原料1秒钟沉底”——也就是,设备开多快,布坯就能染多快。

  一方面是传统印染“不可或缺”地产生污水,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对排放污水的“不可容忍”,这个看似无解的难题,在无水印染面前找到了完美的答案。

  当然,整套的印染流程除了高污染的染色过程之外,还有极耗能的烘干过程,而这也是传统印染行业高能耗的源头,因此仅仅改进浆料的配置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问题。谈到这里,不得不说庄嘉烽团队的另外一个发明——低给液轧车。

  印染轧车也称定型机,是布坯染色之后必经的一套设备。普通轧车为平铺式,长近40多米,配备10余个热源烘干。而低给液轧车改“铺”为“立”,模仿染缸形态,像掀开“盖子”一般使布坯有了“呼吸”,同时仅需1个热源,便能达到低耗能自然收缩。这其中的奥秘其一在于使用新型材料水墨烯原料制成的滚轴取代橡胶制滚轴,大大降低了染色布坯轧后的带液率;其次筒状形态,既扩大了受热面有效减少热能需求,节能达60%之多,更易于工作人员检查配色比,保证染布的品质与成色。

  从最初需要穿雨靴步入满满积水的脏乱且味道刺鼻的车间,到最终厂区内可以养花草,不仅是无水印染从源头解决了印染企业的污染问题,从此实现了“三废”零排放,更是解决烘干过程的高能耗问题,使整个印染工艺才是真正达到环保节能。

  研发期的坎坷不必多言,4年间耗费近3万米布早已是最有力的回答。“以前很多人以为我们傻子,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曾经每天泡在实验室研究试剂的庄嘉烽不免发出感叹,但是安达的印染工艺经得住严苛的数据考验,“刚开始(推广)的时候都没人相信无水印染……但现在连政府都支持我们的这份事业,特批生产浆料”,安达的自主创新更将解放囚于改革瓶颈的中国印染企业,使之受惠,带来新生。

  点滴的汇聚 凝集新时代的民族心

  作为安达环保科技的总经理,庄嘉烽年轻有为,带领团队获得此番成绩并不是天资过人。他坦言,大学是管理方面的专业,自己刚毕业时并不想做印染行业,最初是希望进入金融投资行业,但老一辈人一辈子都吃的“印染饭”,让印染厂关闭于心不忍。“后来父亲那边也给过一笔投资,当时想,至于最后拼搏到什么程度,一是看天命,二是看自己的拼搏程度”, 因此,回到常州接下父辈的心血。

  问及接手公司后遇到困难,庄嘉烽表示,最难的不技术而是管理问题。“老龄化”的印染企业中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是50多岁的中老年人,大多都是已经为印染行业付出了一生,比较保守、文化水平不高但资历丰富,如何能够让他们信服一个少经验低资历的“外行”年轻人的管理是他最大的难点。当然,庄嘉烽并不认为头戴“老板”的头衔就可以了,而是不断的奋斗、学在前辈前,在一次次质疑面前提出独到的见解,最终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虽然目前安达环保科技对于服务的客户都保密核心技术,但谈及未来的发展,庄嘉烽自信的说道,“在未来希望染料制作工艺公开化,我不光要自己做,我要让全中国的人都能做。颠覆传统印染行业的高污染高能耗的局面,推动中国环保事业向前一大步的发展”。新时代的今天,繁荣昌盛却处处污染“臭水黑山”,尽管不需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环境点点滴滴的改善却离不开企业家无私的民族心。

  虞佩文 文 顾云帆 摄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