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茱萸湾风景区内的市社会福利中心,扬州首座智能化养老公寓颐和养老康复服务中心正式落成。记者探访发现,其家庭化、智能化、宾馆化的特点,不仅提升了养老服务质量,也颠覆了现有传统养老模式。
【记者探访】
家庭化
根据老人需求量身定制空间
客厅、阳台、洗衣机、微波炉……走进颐和养老康复服务中心的颐和楼,居室内设计与家没有两样。
“家的感觉,真舒服!”一些前来打探情况的老人发出这样的感叹。
据介绍,这里拥有各类养老床位650张,根据老人需求量身定制空间与尺度,设有静雅居室(一户一居)、温馨家庭(一户两居)、舒适居所(一户三床)、共享空间(一户四居)等各类户型十多类。
户内设有独立卫生间、数字电视、通信电话、24小时智能应急呼叫系统等各类养老服务设施。该中心面向社会开放,接收自理、半自理及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
智能化
随时响应老人的呼叫
在这里,还有先进的智能化系统,使老人亲属无论在工作、逛街,还是在家,都可通过计算机、手机观看到老人在公寓的实时视频;出入口红外线控制系统,将时刻关注老人的出入情况;在房间、卫生间以及室外,每隔一段就安装有辅助呼叫铃,随时响应老人的呼叫;公寓内的安全报警系统可保障老人安全。
据介绍,全机构均配有无障碍设施,设有无障碍通道,楼内均有扶手。房间内和室外公园均设有紧急呼
叫系统,室内床头及卫生间均安装了紧急报警按钮,室外每隔一段设有紧急报警器,以防老人意外摔倒等紧急情况。
宾馆化
老人可享多种星级服务
餐厅、图书馆、棋牌室、书画室、手工坊、电影放映厅、健身中心、舞蹈房、美容美发等各类服务设施一应俱全。
还有个百岁养生馆,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里为老人们提供针灸、推拿、理疗、放松等免费服务。57岁的面瘫患者朱桂芳已经享受到这里的服务,面容又基本恢复了原状。此外,还有一座3D影院般的电影放映厅。
据介绍,机构内还设有康复医院,可为入住老人提供各类专业化诊疗康复,并配备各类诊疗、抢救、康复设备。
【延伸采访】
机构养老渐成趋势
市老龄办负责人说,由于医疗条件改善,居民寿命普遍增长,“8421”的家庭结构正在逐步形成,即为多个高龄老人、4个中高龄老人、两名青壮年子女、一名未成年儿童。这样的家庭结构使得处于青壮年的“中间力量”压力巨大,他们不但要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还要抚养孩子、照顾刚步入老龄的父母和高龄的爷爷奶奶。伴随着“8421”家庭时代的到来,仅仅依靠家庭养老难以解决全社会养老的问题,机构养老、社区养老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专家认为,和父母送年幼子女入全托一样,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正在成为许多老人的选择,而机构养老会给老人们提供更多的相聚、更专业的关爱,是一种务实的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