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紫金传媒智库打造的《中国民众的经济信心指数报告(2017-2018)》在南京江北新区发布。研究团队对北京、上海、南京、苏州、等国内13个大中小城市进行随机抽样,从国家总体经济形势、就业形势、家庭收入和消费意愿等四个方面对样本进行调查分析,获得中国民众2017年当年经济信心指数及2018年预期经济信心指数,探讨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下,国家和民众如何协同保持经济持续发展。报告还进行三年持续对比,探讨近三年来中国民众的经济信心指数走势及变化。

  中等收入群体的总体信心指数显著乐观

  中等收入群体对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更敏感,也往往更容易从宏观经济发展中受益。其理性和审慎的态度,决定了他们的经济信心指数一直呈现为偏保守。今年这个群体的总体经济信心指数呈现为明显乐观,值得社会各界予以深刻解读。该群体对今年经济信心指数为62.57,对明年经济发展的经济信心指数为71.92,其总体经济信心指数为67.25,高于平均水平2.46个点。在2017年,中等收入群体中,“乐观派”比例为56.60%,比“悲观派”高出13.2个百分点,与去年相比,中等收入群体“乐观派”比例增加明显。

  三线城市显现消费崛起倾向

  2017年,预期消费意愿信心指数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降低而提高,这一趋势与2016年截然相反。三线城市的消费意愿信心指数跃居首位,一线城市垫底,而且一线城市的预期消费意愿还有所下降,由71.25降至71.00。对比去年一线城市民众对于不同消费品类的消费意愿,课题组发现一线城市民众买房的意愿有所降低,相比二三线城市购房意愿大幅提升而言,一线城市在住房这一消费意愿上的变化引人注目。

  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三线城市海淘增速达到108.65%,三线城市民众更愿意花钱。而且,三线城市民众也愈来愈注重消费的质量,在消费品类的选择上,三线城市民众的旅游消费占比由去年的19%提高至24.3%,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教育、旅游和数码类产品的需求连年上升

  在各消费品类中,教育和旅游仍是除日常消费外的主要消费点,且在消费观念继续升级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民众更愿意在教育和旅游上投资,与去年相比,选择教育和旅游的人群占比分别提升了9%和6%,反观日常消费的需求,则下降了3%。

  “90后”的家庭收入当前信心指数最低

  在信心指数的细分维度上,18-29岁群体(绝大部分为“90”后)对当前家庭收入信心最弱,可能是由于该群体大多刚开始尝试经济独立,但又尚处于职业的初期阶段,较难获得高水平薪酬,青黄不接的体验影响了其对当前家庭收入的满意程度。但是当下的家庭收入并没有拉低“90后”对预期家庭收入的信心,这一群体对预期家庭收入的信心指数近乎80,基于对未来收入的高预期而努力的这一批“90后”或许可以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又一架马车。

  总体而言,对经济信心的认知“乐观派”比“悲观派”仍然多近一成,十三个城市的“乐观派”比例均高于“悲观派”比例,南京“乐观派”比例超60%。

  发布会结束后,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与江苏紫金传媒智库合作共建“江苏紫金江北新区创新研究院”举行签约仪式。